人和果蝇的XY性别决定

人类和果蝇都是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。在人类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。

性染色体 XY XX XXX XXY XO XYY
人的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 雄性 雌性 超雄
果蝇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 雌性 雄性 雄性

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:
(1)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    染色体,该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一般是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(2)性指数是指 X 染色体的数量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,果蝇的性别取决于性指数,当性指数 ≥1 时,果蝇为    性;当性指数 ≤0.5 时,果蝇为    性。
……

前言

上面是做题时遇到的一道遗传题,感觉比较有意思,这里来探讨一下。高中阶段,我们普遍认为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是完全相同的,都是 XY 性别决定。但是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看出,虽然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都与 XY 染色体有关,但是其性别决定机理却并不完全相同。比如人类的性染色体组成如果是 XXY 则表现为雄性,而果蝇的却正好相反,表现为雌性,这是为什么呢?
事实上果蝇和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机制是分别独立进化出现的,故二者存在很大不同。

人类性别决定

对于人类来说,性别往往取决于 Y 染色体是否存在,Y 染色体上有决定生物雄性性别的 SRY 基因,一旦 SRY 基因被激活,会令携带者成长为雄性。

男人为什么会有乳头?

Y 染色体上的 SRY 基因,就是我们唯一的性别决定基因,只要表达了这个基因,胚胎就会发育成雄性,否则就会发育成雌性。
但是这个基因要到胚胎发育的第 6 到 8 周才从性腺开始逐渐表达,胚胎早已按照雌性的构造发育出了乳头和乳腺,再也无法撤销了。所以不妨说,在哺乳动物的 XY 性别决定机制里,雌性是默认性别,而 SRY 基因的功能就是将一部分雌性胚胎逆转成雄性。

ZW 性别决定系统

鸟类的 ZW 性别决定与我们刚好相反,雄性有两条 Z 染色体,雌性有一条 Z 染色体和一条 W 染色体,那条 W 染色体上携带着决定雌性的 DMRT1 基因,所以鸟类的默认性别就是雄性。

果蝇性别决定

对于果蝇,尽管雄性果蝇的染色体也是 XY,但是 Y 染色体在果蝇的性别决定中没有任何作用,仅是雄性可育的一个必须因素,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被激活。
果蝇没有专门的性别基因,而是用 X 染色体相对于常染色体的倍数决定性别,1 倍就是雌性,1 半就是雄性,而 Y 染色体浓缩失活,没什么作用。甚至某些果蝇干脆就没有 Y 染色体,雌性有两条 X 染色体,雄性有一条 X 染色体,称为 X0 染色体机制——这在其它昆虫身上更加普遍,比如蜻蜓、蝗虫、螳螂、白蚁。

Y 染色体正在逐渐消失?

对此有一个浅显的推测:有性生殖的一大意义,就是在减数分裂的联会过程中,同源染色体可以交换一部分片段,这提供了修复有害突变的宝贵机会。但是在 XY 染色体之中,那条 Y 染色体与 X 染色体差异太大,失去了这样的修复机会,因此在世代积累中变得脆弱,最终完全丢失了,它的功能则由其它染色体或者其它机制接替。
由于昆虫繁殖更快,所以先我们一步实现了 X0 机制,某些繁殖迅速的啮齿动物也已经达到这种境地,比如琉球特产的几种裔属就已经没有了 Y 染色体——或许经过漫长的岁月,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也会达到这一步吧。

其他性别决定方式

上述 XY 和 ZW 性别决定同属于遗传因素决定性别。
总的来说,生物的性别决定非常复杂,不同的生物,性别决定的方式也多种多样。其他的性别决定方式还有:

  • 环境决定型:温度决定,如很多爬行类动物。
  • 年龄决定型:如鳝鱼。
  • 染色体数目决定型:如蜜蜂和蚂蚁等。